“终于回家了,我们终于回来了!”2010年11月19日,福建省马尾港迎来了六位意外的访客。这几个人留着浓密的大胡子线上股票配资网站,黑色的眼睛,外貌虽然与中国人相似,但却显得格外异国情调。岸上的人们起初还以为他们是来旅游的,没想到这帮“老外”竟然自称是来寻根的。
一群外国人跑到中国来“寻根”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他们到底从哪里来,又为何坚称中国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?这六名访客在上岸后,经过交流才揭晓身份:他们来自遥远的太平洋彼岸——波利尼西亚,是南岛语族的后裔。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,围观的群众顿时陷入迷惑,这个遥远的群岛居然与我们中国有联系?这跨越整个太平洋的距离,难道真可能是我们的远房亲戚?
展开剩余88%见大家半信半疑,其中一位外国人开口详细解释道:波利尼西亚位于太平洋南部,由大约一百个岛屿组成,居住着十多个不同的族群,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民族联合体,因此被称为“多岛之岛”。尽管这些不同部族生活在各自的岛屿上,互不相识,但专家研究发现,他们的语言、称呼,甚至体貌特征都惊人相似。听到这里,许多人觉得不过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岛屿上的变异,就像中国各地的人们虽有差异但基本相似一样。
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,这些岛民的基因结构与我们典型的黄种人不同。岛上存在着多种人种混杂,而且专家还发现,这些岛屿上的人类并没有经历通常所说的“猿人进化”过程,反而更像是远古时期人类迁徙至此后繁衍而成。
一位年轻的外国小伙子分享说,波利尼西亚的岛民们一直在追寻自己的祖先来源。部分人相信祖先是从南美洲迁徙而来,而另一部分则坚信,几千年前,他们的祖先是漂洋过海,从中国沿海飘洋而来的。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,这位年轻人还说,波利尼西亚的植物基因与中国的有高达75%的相似度,“这还不说明我们是一家人吗?”
他的解释听起来令人震惊,也令现场的人们难以置信。见大家疑惑重重,他主动介绍了自己。
这位讲述者名叫易立亚,来自一个著名的考古家族,三代人都是考古学家。从爷爷辈到父辈,再到他自己,家族成员们始终致力于探寻祖先的足迹。家里长辈总是讲述祖先远渡重洋,抵达波利尼西亚的故事。为了验证这一传说的真实性,易立亚从小便沉浸在考古和文化研究中,满怀对中国的向往。
1987年,年轻的易立亚首次踏上中国土地,便深深爱上了这片他从未谋面的故乡。随后,他决定在这里求学和生活,甚至取了中文名字:“易”取自《易经》,“立亚”寓意立足亚洲,扎根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。
在中国待了整整十年,他不仅学业有成,还与一位中国姑娘结婚,组建了家庭。学业完成后,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家乡波利尼西亚,成为一名杰出的总统外交官,事业家庭双丰收。但心中始终怀揣一个疑问:千年前,祖先们凭什么能靠一只小木船,勇敢地横渡茫茫太平洋,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?
经过深入调查,他发现祖先们真的是乘坐小木船,在没有现代轮船、飞机的古代,历经无数风浪险阻漂洋过海而来。这个事实令他震惊不已,无法想象如此艰难的航程如何完成。怀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好奇,他决定自己造一艘船,重走祖先当年的航线,亲身体验那段传奇旅程。
说干就干,易立亚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外交官职位,开始与妻子商讨计划。起初妻子难以理解他的决定,毕竟放弃安稳高薪的工作,去当“海上流浪者”,像鲁滨孙一样漂泊实属疯狂。但她最终被骨子里流淌的中国血脉所感动,选择支持他。
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,易立亚全身心投入造船。几个月后,他打造出一艘长15米、宽7米的独木舟。望着这艘船,他心中满是对祖先的敬意和对重逢的憧憬。然而好景不长,船刚完成测试就被海事部门发现存在安全隐患,被禁止出海。
尽管遭遇挫折,易立亚毫不气馁,反而更加细致地展开第二轮造船研究,组建了造船协会,立志打造一艘完全符合当年条件的船只。四个月后,改良后的船通过质检,终于具备出海资格。
这艘船被命名为“自由号”,装载着干粮和五名志同道合的伙伴,寻根航行正式启程。出发那天,大家信心满满、斗志昂扬。为了还原祖先航行的真实体验,易立亚拒绝携带任何现代设备,没有带方便食品,完全依靠海上捕捞为生,没有雷达或导航仪器,全凭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,危机重重。
刚开始,大家兴奋异常,争着掌舵体验船长感觉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独木舟的局限逐渐显现,海风湿热、烈日暴晒让皮肤干裂脱皮,用海水洗衣洗脸后结成盐粒,宛如变成了“水晶人”。
更可怕的是,航程中遭遇了名为“鲶鱼”的强台风。凶猛的风浪让“自由号”剧烈摇摆,浪高最高达8米,而船身只有7米,随时面临翻覆危险。风雨交加时,队员们相互鼓励,祈祷风暴尽快过去。
不知过了多久,风雨终于停息,乌云散去,天边露出曙光。经过116个日夜、航行1.6万公里,他们抵达福建马尾港,成功登陆,完成了这一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壮举。
上岸后,易立亚满怀激动用流利汉语与民众交流:“当初很多人认为我们会失败,但我们做到了!”听完他的话,围观群众纷纷鼓掌,场面感人至深。接下来几天,他们参观了平潭壳遗址——南岛语族起源研究的重要遗址。易立亚惊喜地发现,很多物品的名称和发音与波利尼西亚的相似,这让他坚信祖先来自中国沿海。
众多发现令他欣慰,他的猜想得到了科学验证。他们将“自由号”捐赠给福建省博物馆,作为中波两地亲缘关系的见证。
这次看似疯狂的航行不仅展现了易立亚的勇气,也推动了中国与南岛语族国家间的学术交流。越来越多科学家投身“寻根”研究。2022年,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合作框架协议,南岛语族国家与中国的联系愈加紧密。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,不仅是中国人的根,更是千千万万华人血脉的共同根源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白银配资_专业配资开户_国内配资官网观点